第十八届中国智慧城市大会
  • 在线报名
  • 智慧城市工委会
  • English
  • 首页
  • 十八届大会
  • 大会动态
  • 通知公告
  • 大会合作
  • 往届回顾
  • 演讲嘉宾
  • 下载中心
  • 联系我们
第十七届智慧城市大会
  • 首页
  • 首页
  • 十八届大会
  • 大会动态
  • 通知公告
  • 大会合作
  • 往届回顾
  • 演讲嘉宾
  • 下载中心
  • 联系我们
大会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大会动态 > 优秀案例

2024优秀案例丨基于多源数据分析的城市积水智能监测与敏捷响应项目

发布时间:2024-09-09    |  【  大    中    小  】  |  【 打印 】 【 关闭 】

推荐阅读:年度必读 重磅发行 !2024智慧城市系列丛书大全套(8套赠1)全新发售!

★申报案例展示★

基于多源数据分析的城市积水

智能监测与敏捷响应项目


无锡经济开发区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



一、建设背景

1概述

近年来,汛期降水频频突破历史极值,防汛压力不断加大,城市内涝成为区域治理急需破解的难点、痛点,然而目前对该类事项的处置方式仍是传统的排水车定点保障,难以及时响应突发积水事件。为此,区城运中心以智慧城市数字底座为支撑,推动信息技术与城市积水应急处置管理和协同服务深度融合,实现积水应急处置的“预警、研判和协同”闭环模式。通过整体现状的详细调研分析,结合经开区防汛管理整体内容,进一步对积水处置流程升级完善,构建“态势总览、监测预警、联动处置、指挥调度”的积水应急处置体系。赋能经开区的城市积水应急处置管理模式的变革:从“所见”到“预判”、从“被动”到“主动”、从“感知”到“闭环”。

2方案技术应用

方案平台选择基于开放式操作系统进行设计,前端采用VUE3.0框架,后端采用Spring Boot框架,采用B/S架构,选用主流语言(JAVA),支持分布式部署,支持系统后续应用拓展,具备二次开发能力,且需要充分考虑今后系统纵向和横向的平滑扩张能力。同时,视频AI算法采用边缘算法提取感兴趣区域获取视频图像中需要检测的积水区域及非积水区域对两个区域进行分割从而作为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的输入,并且采用区域生长算法根据事先定义的准则将像素或者子区域聚合成更大区域,在进行语义分割以及像素统计的办法,实现积水的面积、水波纹等积水现象的有效识别。


二、建设内容

本项目在无锡经开区范围内,拟建设一套城市积水应急处置平台,有效支撑经开区城运中心在积水应急处置、决策、调度和指挥层面的实战能力。建设内容包括:

(一)开发一套城市积水应急处置软件。包括:基础管理、积水应急处置后台、积水应急处置驾驶舱展示功能。

(二)采购及部署视频监控终端设备,拟复用已建设的31个视频点位摄像头,同时拟增补15个积水点位所需的17台摄像头,有效支撑经开区范围内46个积水点位的视频AI感知能力。

(三)完成数据接口开发,实现气象预报、河道水位、雨情、水情、灾情和险情等数据的采集汇聚。

1项目总体建设内容

项目总体建设任务包含硬件部分和应用系统模块两部分内容,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应用系统模块结构


(一)全面智能感知数据接口开发:统一融合各种积水感知数据,汇聚多源积水数据,打通气象格点预报系统与智慧水务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如图2所示。

图2 智能全面感知积水状况


气象格点天气预报数据的感知:无锡市气象局定制开发一个经开区天气格点预报商业数据服务,基于政务外网,无锡市气象局将数据推送到大数据局的数据中心,积水处置应用系统从大数据局的数据中心获取气象预报数据,从打通城市积水应急处置系统与之集成,实现气象预报数据和实时数据的智能感知。可以采取推送或拉取格点预报数据的集成模式。

水务数据感知:智慧水务系统已经实施了无锡经开区人行步道靠近河道的3个测点的积水监控,基于政务外网,实现城市积水应急处置系统与之集成。

河道管网数据数据感知:智慧水务系统已经实施了无锡经开区河道管网数据的测点监控,基于政务外网,实现城市积水应急处置系统与之集成。

积水视频数据感知:基于智慧城市一期数字底座的接口集成各积水点的视频数据和AI积水状态研判数据,并且集成经开区30000+视频数据的上图展示。

(二)实现城市积水应急处置协同响应机制

积水应急处置决策的判断逻辑基于多数据源数据:格点天气预报信息、46积水点位的视频AI积水状态信息和人工巡查巡检上报的积水标尺读数,多种状态逻辑判断,再基于配置的消息模板、告警规则,生成消息推送调度指挥平台去指导处置积水。

(三)实现城市积水应急处置驾驶舱展示

在无锡经开区城运中心的大屏上就数据的展示、事件处置决策、处置资源调度、处置现场指挥等要求构建积水应急处置管理驾驶舱,驾驶舱大屏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数据统计概览、地图、积水点位积水视频监控。驾驶舱展示内容图3所示:

图3 驾驶舱


1.数据统计概览部分包括:

(1)未来三天天气数据,根据气象局天气预报数据直观展示经开区未来三天天气情况,支撑积水应急管理,如图4天气概览所示。

图4 天气概览


(2)数据概览,统计当前上图管理的保障点位数量,河道水位检测点数量,当前积水事件数,纳入管理的积水点责任人数量,效果如图5所示。

图5 天气概览


(3)积水事件累积发生次数TOP6,统计发生积水次数前6名的点位。

图6 积水事件累计统计


(4)当日积水事件处理状态统计,主要分为已发生事件数量,当前处理中事件数量,处理完成事件数量。

图7 积水事件当日统计


(5)历史积水事件统计,按照预警等级统计事件处理次数。

图8 历史积水事件统计-按预警


(6)已纳入监测管理的河道水位过去三天变化趋势图。

图9 河道水位趋势分析-3天


(7)易积水保障点位历史积水时长统计图。

图10 积水时长统计


2.地图区域:

地图区域按照积水保障等级区分展示积水点位(一级保障点位:红色、二级保障点位:橙色、三级保障点位:蓝色、12345热线积水诉求多发点位:绿色)以及河道水位(紫色图标)。已实现无锡经开区46个易积水点位上图、已有视频监控的31个点位的视频利旧接入,易积水点位单兵、责任人融合通信、电话通信。当积水点位发生积水预警时,按照积水预警等级在地图上突出显示报警点位,并且在地图右上角滚动显示当前积水预警清单(蓝色:0-10分钟、黄色:10-20分钟、橙色:20-30分钟、已发生:大于30分钟)。地图左上角可以选择显示地图上要展示的信息,包括积水点位、河道水位、整个经开区30000+的全量视频、社区网格员、雨水管网图等。


图11 驾驶舱-地图展示


当点击积水点位时,弹出点位信息菜单,显示点位信息以及积水状态信息,并且提供该积水点位的历史积水数据查询、视频监控、融合通信功能。

图12 点位信息-负责人

图13 具体点位监控


3.积水点位积水视频监控:

积水点位视频监控部分按照分页分等级的布局展示道路积水的实时情况。

图14 积水点监控


2 硬件部分建设

(一)终端系统建设

建设15处无视频监测点位的视频监控终端,全面覆盖积水点水位视频AI感知。无视频监测点位共计15处,勘察现场情况如下:

表1无视频监测点位

(二)易涝点附近有监控点位

表2 利旧监测点位

经现场勘察,附近点位对原有设备进行利旧,利用原有监控画面进行易涝点分析,共计31个点位。

3 部署架构

如图15所示,城市积水应急处置系统部署在政务云上,政务云为该系统提供云基础设施(管理系统需要的存储、计算和网络资源)。应用系统分别部署到2台一主一备的应用服务器中,确保满足应用服务的高可靠性。

图15 部署架构


4实施机制

项目实施机构的设立遵循统一领导、分工明确、职责清楚、层次分明、同时又能协调配合的原则。

建立主要领导责任制,成立经开区积水应急处置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积水应急处置项目建设。制定工作推进实施方案,落实组织机构、人员、经费和场地,建立健全配套体制机制。

为此,经开区城市积水应急处置指挥部将设主要负责同志为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组长,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管理项目的实施工作。并且根据项目实施分工,划分软件实施组以及硬件实施组,软件实施组主要负责系统平台搭建,驾驶舱展示开发,硬件组负责网络搭建,摄像头安装实施以及视频AI算法集成。项目实施组织机构如下图所示。

图16 组织架构


三、项目创新变革

首先,从气象、水务、视频和人工巡查等多渠道全面感知城市积水状况。在城市积水事件处置方面,从以往的先积水后发现、人员巡查积水后协调处置到利用AI智能算法主动、自动地积水预警并集中统一发起处置调度的创新变革,让积水事件处置更加主动高效,人员力量投入更低。

其次,通过对各积水点的气象预测,可优化调度指挥积水处置资源,将优先级高、风险大的积水点配备合适的处置资源,提高有限的处置资源的执行效率。基于对积水点气象预测,全过程的动态且更优化的调配积水处置资源,提高积水处置效率。

最后,通过对城市内所有的积水点、视频监控、水务信息和人工巡查信息进行统一调度和一体化管理,形成成熟的人机联动协调机制,实现科学高效的事前预处理、事中管理调度和事后科学重建的有机统一机制,赋能智慧城市管理建设的协调发展。最终赋能经开区的城市积水应急处置管理模式的变革:从“所见”到“预判”、从“被动”到“主动”、从“感知”到“闭环”。


四、推广价值

近年来,由强降雨引发的道路低洼处、下穿式立交桥和隧道产生大量积水的现象时有发生,给人们的出行带来很大不便,严重时甚至会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

本项目的建设将带来如下价值和意义:

1.提升积水感知能力

从气象、水务、视频和人工巡查等多渠道全面感知城市积水状况。对积水动态监测及自动预警,为政府防汛决策部署提供辅助支撑。基于气象预报信息和实时信息,对积水点实施预报,提前预报积水风险,给积水处置提供支撑和时间保障。

2.提升积水管控能力

通过对各积水点的气象预测,可优化调度指挥积水处置资源,将优先级高、风险大的积水点配备合适的处置资源,提高有限的处置资源的执行效率。基于对积水点气象预测,全过程的动态且更优化的调配积水处置资源,提高积水处置效率。

3.赋能智慧城管

通过对城市内所有的积水点、视频监控、水务信息和人工巡查信息进行统一调度管理,形成人机联动机制,实现科学高效的事前预处理、事中管理调度和事后科学重建的统一机制。赋能智慧城市管理建设的协调发展,推进从“所见”到“预判”、从“被动”到“主动”、从“感知”到“闭环”。


推荐阅读

✩人工智能在线审查工程档案的政务服务验收系统建设

✩天津市智慧城市仿真推演模型平台

✩国土空间规划应用导向的城市空间推演模拟系统

✩东莞“图数联动 围合供地”应用

✩梁溪区打造“1+1+3”新型智慧城市运营大脑

✩牟平区大数据服务中心打造松材线虫全流程监管体系

✩牟平区打造“空天一体”感知体系,实现全维度监控管理

✩义马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智能运用助推基层社会治理数字化

✩清镇市城市级智慧停车项目建设

✩时空大数据云平台,打造牟平智慧城市数字底座

✩廊坊临空经济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鼓楼区智慧水务大数据综合管控平台

✩汉阳区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共建共评平台

✩面向网格现代化治理场景的AI大模型解决方案

✩基于三维数字底座的轨道交通工程智慧工务监管平台

✩以数字孪生技术赋能城市治理,提升广州塔景区综合环境“智治力”

✩水上水下一体化的内河航道养护监测方法研究与应用

✩金风科技亦庄碳中和智慧园区

✩基于BIM的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智慧平台建设与应用

✩海西州国土空间规划信息化项目

✩“一图感知全态、一图指挥共治”,探索社会治理智慧化海珠路径

✩应急测绘联动服务平台及其应用示范

✩勘察全过程监管信息化生产与管理系统

✩以数字孪生技术赋能城市治理,提升广州塔景区综合环境“智治力”

✩基于数字孪生的智慧社区运行管理平台

✩陕建安装大厦智能建筑应用项目

✩国土空间规划实景三维智能可视化分析平台

✩新北区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平台
✩南宁市公租房全生命周期智慧管理平台
✩南宁市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服务监管平台
✩东莞市智慧住房信息管理平台
✩鹰潭市云服务平台
✩智慧南京时空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实践
✩数治兴国(一期)建设项目

✩智慧测绘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项目

✩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数字孪生底座平台

✩天津市智慧住房建设租赁综合服务应用
✩澄迈县南部片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
✩首发集团不动产智慧监管平台建设及应用
✩县域级实景三维数字底座平台建设
✩智慧南京时空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实践
✩乌审旗智慧城市“1+4+N”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十八里店”智慧长租社区项目
✩数字孪生秀水河流域平台
✩济宁市数字云底座
✩“粤无废”广东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数字孪生示范项目
✩青岛能源集团燃热一体物联网管理平台
✩智慧排水与水环境综合管控平台建设项目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管理平台
✩合肥经开区智慧排水综合管理平台
✩青岛智慧政务全场景体验中心
✩“数字草鞋山”文旅元宇宙应用
✩泰州市海陵区监测预警智能分析中心建设项目
✩清镇市城市停车场建设项目
✩西安国际港务区智慧运管平台应用管理
✩深水宝安水务集团供水管网实时在线水力模型
✩沙溪镇集成指挥中心项目
✩深圳市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智化归档与协同管理平台建设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项目智能建筑应用管理
✩神木市市域社会综合治理现代化信息平台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智慧路灯管理平台
✩泸州市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一期)
✩滨湖区经济云大脑平台
✩宿豫区“一网管全域”建设项目
✩服务到家 -鹿城区数智社区全域综合服务平台
✩“服务找人-E游温州”数字化营销智慧文旅平台
✩基于PIE的灌区水资源监测与管理平台
✩襄阳市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试点项目
✩新航城综合市政数智运维平台
✩中山市垃圾处理全流程监管平台
✩广州市白云智慧城管推动城市精“绣”“智”理
✩厦门市域治理“一网统管”建设项目
✩河津市智慧城市综合管理应用服务平台
✩智慧盛泽视频融合赋能平台
✩西安市雁塔区物业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应用案例
✩智慧蓉城崇州市城市运行管理平台
✩广州市田长制先行县耕地资源空天地动态监测服务
✩河北省城市体检平台创新与应用
✩保定市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建设项目
✩天汇空间遥感监测云服务平台
✩长武县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
✩绘宇智能数字农业与遥感监测平台
✩武汉市地下工程和深基坑监测预警系统
✩深国际湾区投资智慧园区平台项目
✩元极智慧数字应用系统





上一篇:2024优秀案例丨武汉市线网指挥中心NOCC国家示范工程
下一篇:2024优秀案例丨元极智慧数字应用系统
友情链接
更多+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天津市测绘院有限公司 河津数字 徕卡测量系统公司 绘宇智能 华为云 南方智能 航天宏图 广图科技 图元科技 超图集团 易华录 万达信息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雄安 飞渡科技 智博创享 武大吉奥 中地数码 1 中科吉芯 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飞燕遥感 南方数码 城乡院 深智城集团 华海智汇 园测信息 三和软件 中冶京城
合作媒体
更多+
智慧城市 新浪 网易新闻 腾讯网 泰伯网 赛迪网 凤凰网 智慧城市大讲堂 财经网 澎湃 中国建设报 中国新闻网 人民网 新华网
政府机构和组织
  • 政府机构和组织
  • 中国政府网
  • 科技部
  • 财政部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国家发展改革委
  • 中国科协
国内院校
  • 国内院校
  • 北京大学
  • 清华大学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浙江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
  • 南京大学
  • 复旦大学
  • 中山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大学
  • 上海科技大学
国内科研机构
  • 国内科研机构
  • 中科院
  • 林科院
  • 地科院
  • 水科院
  • 农科院
  • 医科院
  • 铁科院
  • 军科院
国际科研机构
  • 国际科研机构
  • 美国国家科学院
  •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
  • 德国马普学会
  • 德国洪堡基金会
  • 德国弗朗霍夫学会
  • 德意志研究联合会
  •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
  • 法国原子能总署
  • 法兰西科学院
  • 英国皇家学会
  • 瑞典皇家科学院
  • 俄罗斯科学院
  • 加拿大皇家学会
  • 澳大利亚科学院
新闻媒体
  • 新闻媒体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网
  • 新浪网
  • 搜狐网
  • 科学网
第十七届智慧城市大会
Copyright © 第十八届中国智慧城市大会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豪柏大厦C1-1106
电话:010-68716602/010-68719822邮箱:zhcsgwh@126.com
备案号:京ICP备19014375号-2
官方微信